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—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曾表示,他最重要的科學成就,幾乎都是在音樂的陪伴下完成:「我時常在音樂中思考、做白日夢;我用音樂看待人生。」愛因斯坦認為,自己若沒有成為物理學家,極可能是出色的音樂家。
而改變21世紀人類思維的天才企業家—喬布斯更將他的成功歸因於音樂與藝術:「我認為麥金塔(Macintosh)成功的原因,在於其創造者是音樂家、藝術家、詩人,甚至歷史學家和動物學家!他們同時也是全球最棒的電腦科學家;如果沒有投身電腦科學,他們在其它領域也會有傑出成就。他們為電腦帶來人文氣息。就是這種人文的態度從其它領域引進想法,眼光狹隘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。」
那到底音樂是什麼呢?節奏、旋律、和聲?音樂理論?玩樂器?音樂和很多藝術一樣,珍貴的是當中的經歷和感受,重視過程多於結果。音樂是與心靈最貼近卻最抽象的藝術,不僅能激發大腦潛能,也是心靈富足的關鍵。良好的音樂教育,能提供現行教育制度中最缺乏的訓練—勤奮、嚴謹、專注、細膩,以及將這些特質落實於每一天的關鍵—熱情。
或許你會問:「做音樂就一定能出頭天嗎?我們不也常看到落魄潦倒的音樂人,或是學過音樂仍然一事無成的人?」其實,音樂教育的重點不僅是技術訓練,更是人格雕塑。「怎麼學」(HOW)遠比「學什麼」(WHAT)更重要。技巧的訓練是態度的鍛鍊。因此,音樂學習事實上是心智與體能的訓練。